首页>新闻>行业动态

猪肉价格低位运行 “猪周期”拐点何时出现?

发布时间:2022-02-22|来源:大江农牧

2月16日,家统计局公布的1月份CPI(居民消费价格指数)数据显示,从同比看,食品中,受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影响,猪肉价格下降41.6%,降幅扩大4.9个百分点;环比看,随着冬季腌腊基本结束,加之节前生猪出栏加快,猪肉供应充足,价格下降2.5%。

进入2022年,“猪周期”再度受到关注。一个背景是,去年,我生猪产能逐渐恢复,价格由高位一路下行,虽然中间短暂反弹,但去年12月份至今连续下降。而受饲料价格和价格下行等因素影响,本地一些生猪养殖户在减少生猪存栏数,优化调整生猪养殖结构,等待市场回暖。

生猪产业链,各方都在观望,这一轮“猪周期”的拐点何时出现?

市场行情目前怎样?

猪肉价格低位运行 “猪周期”拐点何时出现?

相较春节前,猪肉价格平均下跌1-2元。

猪肉的市场行情如何?在市和菜市场能够找到直观的答案。店家表示,相较春节前和春节期间,价格均有回落。现在猪肉价格确实处于低位,为了扩大销售,还会经常搞促销活动。

价格下行之际,加上正值春节后的猪肉消费淡季,目前猪肉处于供大于求的情况,根本就不用为进货发愁。

本地养殖大户正减少生猪存栏量

猪肉价格低位运行 “猪周期”拐点何时出现?

范围内的猪肉价格走势反映一个的现实:无论是从同比或环比层面看,猪肉价格均处在下行状态。2月17日,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公布的数据显示,猪肉价格同比下跌42.2%,影响CPI下跌约1.29个百分点;从环比看,猪肉价格下跌6.0%,影响CPI下跌约0.11个百分点。

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“肉太多了”?相关业内人士表示,须从供需关系层面看。实际上,生猪市场供过于求的格局并未改变。

来自农业农村部2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,1月份,生猪出栏量环比和同比增加,1月份生猪出栏量环比增长9.4%,同比增长23.6%。其实,这一“高位运行”态势在去年就有迹可循。据公开数据显示,到2021年年末,生猪存栏量达到了4.49亿头,比2020年增长10.5%,年的猪肉产量达到了5296万吨,比2020年增长28.8%,这意味着,总的出栏商品猪的数量处在偏高水平。

价格因素对生猪养殖大户影响不小。饲料价格上涨,提升了养殖成本,随着价格下行带来的市场前景不明等因素,促使公司决定缩小养殖规模。

供需结构须优化调整

猪肉价格低位运行 “猪周期”拐点何时出现?

解决的办法是什么?

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监测的7个生猪大县基点数显示,1月份,在存栏方面,大型户环比增长 5.6%、同比增长24.9%,中、小型户环比分别下隆 6.3%、 9.5%,同比分别下降24.0%、14.1%。能繁母猪方面,大型户环比增长5,3%,同比增长 1.1%,中小型户环比分别下降3.7%、 0.6%,同比分别下降19.5%、 32.3%;出栏方面,大型户环比下降14.0%,同比增长13.9%,中、小型户环比分别增长 27.5%、104.4%,同比中型下降26.9%、小型增长 22.6%。

数据表明,大型户相对稳定、中小型户有淘汰退出或补栏不及时的迹象。现在生猪出栏价格在 13-14 元/公斤之间,仍处于下降趋势中,自繁自养出栏一头生猪要亏损300元左右,总体判断,省生猪产能提前半年面恢复,存栏充足,产能充足,现处于《生猪产能调控方案》的黄色区域,是一个大市场,在没有大的疫情出现情況下,猪价行情与产能调减的力度和时间关联度高,还是引导养殖户压减产能,淘汰低产能母猪措施为主。

实际上,地区生猪规模化水平的提升,伴随近年来生猪养殖规模的扩张步伐,由于非洲猪瘟得到控制,大型养猪企业不断扩能,现在的养殖场一个比一个建得好,但是,猪肉市场整体供大于求的形势下,去产能。目前的生猪市场存在供求失衡局面,供大于求。

“很多上市企业也在扩能,中小规模养殖场也大量新建,导致产能过剩,一些涉足生猪养殖的上市企业也存在亏损情况。”目前生猪养殖市场亟待去产能,“一个直接的手段就是减少能繁母猪存栏量,从生产端上进行控制,让市场供需回归理性,这样才会在销售端获得红利”。

相关阅读